唐風采補發:女性脫發怎么辦?如何保養頭發?時下,不少年輕女性抱怨頭發“掉得多”,特別是梳頭、洗頭時,“一撮撮,掉得人心寒!專家解釋說如果頭發大量脫落,就是一種病態。
頭發也有壽命,長到一定長度,就老死脫落,這是正常現象。而不正常的掉頭發,則是因為頭發的生長受到了影響:頭發的生長需要營養,而營養靠血液運送,若長期多病,身體軟弱,血氣不足,身體營養很差,頭發就會因缺少營養、生長不好而短命脫落。
人用腦過度,或者經常心事重重,煩悶,或者遇到了什么事兒,精神過于緊張,使腦子受到了很大的刺激,有時候也會影響到頭發營養的供應和生長。因為人體的一切活動都是屬大腦管的,大腦受了刺激,活動亂了腳步,不能正常地發揮作用,勢必要使身體的營養受到刺激,出現掉頭發的情況。“有的人遇到什么過于激動的事,大腦受了強烈的刺激,精神很不正常,有時一夜之間頭發就脫掉一大片,人們說是‘鬼剃頭’,實際上就是這樣脫掉的。”
如何保養頭發?日常護發保養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梳發:每次洗頭發之前將頭發先梳一梳,然后將打結的部分解開,梳發的動機在于將頭皮上的污垢與頭發的污垢利用梳發梳落。不用塑料梳子,最理想的是選用黑檀木梳、黃楊木梳和豬鬃頭刷,既能去除頭屑,又能按摩頭皮,促進血液循環。
洗發:洗發次數,夏季可以每周3至7次,冬季可以每周1至3次,洗頭時水溫不要超過40℃,與體溫37℃接近。不要用脫脂性強或堿性洗發劑,因這類洗發劑的脫脂性和脫水均很強,易使頭發干燥、頭皮壞死。選用對頭皮和頭發無刺激性的無酸性天然洗發劑,或根據自己的發質選用。洗發的時候要注意照顧頭皮、發根。透過手指對于頭皮的按壓,能夠增加頭皮健康、血液循環,增加頭發健康。然后發尾必須仔細的清洗,才能使頭發發尾吸收到營養。
護發:頭發的健康狀況要看護發的次數,基本上是先洗完頭發再護發。如果你因為胡亂的燙發與染發導致頭發受損嚴重,那么,你在頭發的表面抹上防止分叉或是能夠補充水分、油分的護發劑,用來加強頭發的健康。
干發:洗完頭發后要先用毛巾將濕頭發擦干,然后要注意一點就是千萬別馬上拿起吹風機就吹整發型。一定要用毛巾用輕壓的方式將水分擠干,才可以用吹風機吹干。
吹整:胡亂的使用吹風機吹整,反而會使頭發更亂,所以,吹整之前最好先將頭發梳開,這樣才能夠避免頭發打結,使頭發在吹整的過程當中受傷了。吹整時盡量縮短使用時間,而且與吹風機之間的距離最好拿開一些,因為,吹風機是傷害發質的原因之一。
滋養:充足的睡眠可以促進皮膚及毛發正常的新陳代謝,而代謝期主要在晚上特別是晚上10時到凌晨2時之間,這一段時間睡眠充足,就可以使得毛發正常新陳代謝。反之,毛發的代謝及營養失去平衡就會脫發。日光中的紫外線會對頭發造成損害,使頭發干枯變黃;空調的暖濕風和冷風都可成為脫發和白發的原因,空氣過于干燥或濕度過大對保護頭發都不利。此外,人的頭發就如同皮膚一樣,需要經常的滋潤和營養,而天然的植物尤其是水果中的營養成分更容易被人體所吸收,如奇異果、柑橘、楊桃、蜜桃、蘋果等。
中醫:補腎填精、養血潤燥
中醫學認為脫發的病機有兩種原因:一是血熱風燥,血熱偏勝,耗傷陰血,血虛生風,更傷陰血,陰血不能上至巔頂濡養毛根,毛根干涸,或發虛脫落;二是脾胃濕熱,脾虛運化無力,加之恣食肥甘厚味,傷胃損脾,致使濕熱上蒸巔頂,侵蝕發根,發根漸被腐蝕,頭發則表現粘膩而脫落。
頭發的中醫藥保健在于補腎填精和養血潤燥,補腎填精常用中藥有首烏、黑芝麻、黃精、肉蓯蓉、胡桃仁、桑葚、墨旱蓮、女貞子、熟地黃等。成方有:六味地黃丸、七寶美鬢丹、二至丸、二精丸、首烏延壽丹等。養血潤燥常用中藥有:當歸、熟地黃、白芍、阿膠、百合、沙參、石斛、川芎等。成方有:四物湯、八珍湯、當歸補血湯、人參養榮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