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風采補發:中醫如何防止脂溢性脫發。脂溢性脫發古方中醫歸屬于“蛀發癬”、“發蛀脫發”范疇。中醫理論認為此病多半為胃腸功能紊亂,肝膽濕熱郁積,熏蒸頭面皮膚,皮膚功能紊亂所導致。
唐風采補發專家表示:中醫防治脂溢性脫發,主要是根據其發病原因,結合食物的藥性及功效,堅持“藥食同源”的飲食原則,組建具有食療功效的食療藥膳方進行治療,效果滿意。
補發專家指出:脂溢性脫發是最常見的脫發類型,且多發生在青年人身上。脫發嚴重影響形象,尤其是對于青年人來說正處于生活事業的起步階段,脂溢性脫發的影響會更大。治療脂溢性脫發可以選擇食療進行調理。以下是補發專家為您推薦古方常用防治脂溢性脫發的食療藥膳方,具體如下:
1.酥蜜紅棗粥:取粳米100g,紅棗10枚,酥油20-30g,蜂蜜15g。先將粳米、紅棗加水煮粥,沸后加入酥油、蜂蜜,文火同煮成粥即成。
2.首烏紅棗粥:取何首烏30~60g,粳米100g,紅棗10枚。將何首烏在砂鍋里煎取濃汁后,取汁去渣,隨后放入粳米、紅棗,文火煮粥,常服。
3.核桃芝麻酥:取核桃仁、芝麻各適量,炒熟,搗碎,放入白糖拌勻,每日早晚各服2湯匙,也可沖入牛奶、豆漿中食用。
古方中醫專家提醒:中醫認為“發為血之余”腎主骨,其滑在發”主張多吃養血補腎的食品以烏發潤發。另外,在生活中還應注意:
1、日常注意精神調攝,保持心情舒暢,如發現脫發較多,不要驚慌,首先弄清是正常脫發還是異常脫發。如果是異常脫發也不要有精神負擔,只要不是毛囊破壞,頭發的恢復是完全可能的。
2.注意飲食調養,少食白糖、鹽、肥肉及辛辣食物,不酗酒。
3.常清潔頭發,中性頭發一般1周洗1次,干性頭發10天洗1次,油性頭發3天1次。洗頭水溫不宜過高和過低,不用強堿性肥皂,選用各種適宜自己發質的洗發香波。洗頭后,不能濕氣未干就睡覺,否則易生濕熱,損傷頭發。
4.發常梳,以木制梳為好,先梳順發梢,再逐段上梳至發根。
5.脫發者盡量剪短頭發,使營養集中于發根。
6.少吹風、燙發、染發。
7.不要常梳發髻、馬尾等緊束的發型。
8.起居宜忌:常鍛煉,熱食、熱浴后出汗者,頭部注意避風;冬季注意頭部的防寒保暖,夏天防曬;勞逸結合,不操勞過度,不熬夜,不可縱欲過度;經常進行頭部保健推拿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