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風采補發:寶寶頭發稀少怎么辦?一般來說,寶寶頭上的胎毛在胎兒時期約7~8個月大的時候會脫落一次,第二次則在出生后約2~3個月左右會逐漸脫落。所以除了特殊疾病或早產兒以外,僅能在少數新生兒身體上、臉上(如額頭部位)看到胎毛,而頭上的胎毛在出生之后,也會很快的由胎毛轉變成略帶顏色的柔毛。
有些媽媽由于看到寶寶的頭發稀少,就不敢給寶寶洗頭,害怕頭發脫落變得更少。而有些媽媽盲目地在寶寶頭皮上涂擦“生發精”、“生發靈”之類的藥物,想讓寶寶更快地長出濃密的頭發。但媽媽卻忽略了重要的一點,這類藥物并不適用于寶寶稚嫩的頭皮,有時可能還會給寶寶帶來不良后果。
通常2~3天就應給寶寶清洗一次頭發,使寶寶頭皮得到良性刺激,促進頭發的生長,還可避免頭發上的油脂、汗液以及污染物刺激頭皮,引起頭皮發癢,甚至發生感染,導致更多的頭發脫落。
有些爸爸媽媽唯恐把頭發洗掉就減少給寶寶洗發的次數。其實洗發時脫落的都是衰老的頭發,不洗也會掉。長期不洗發,油脂及汗液的刺激會引起繼發感染,反而影響寶寶新頭發生長。有些爸爸媽媽不但不給寶寶洗頭,還在寶寶的頭皮上擦生姜,想以此增加毛囊周圍的血液循環,促進頭發生長,這種做法是沒有科學根據的。
給寶寶洗發時,要選用無刺激,易起泡沫的寶寶專用洗發液,洗時用手指肚輕輕按摩寶寶的頭皮,不可用力揉搓頭皮和頭發,以免頭發纏成一團不容易梳理,拉扯頭發使頭皮受損,導致頭發脫落。每次清洗后,最好用柔軟而有彈性的寶寶專用發梳為寶寶梳理頭發,這樣可刺激頭皮,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促使頭發生長。
其實,媽媽完全沒有必要這樣擔心,剛出生時寶寶的頭發稀少是完全能夠通過后天的營養補充來進行調節,使寶寶的頭發逐漸轉變。也有些寶寶頭發稀少只是生理性現象,小時候會出現稀少的現象,但是隨著寶寶逐漸長大,大概在5歲左右,頭發都會慢慢地長出來。媽媽應該為寶寶勤洗頭、勤梳頭,保證寶寶頭皮血液循環的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