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風采織發:白發原因與預防。一般人在30歲以后會開始出現白發,少數人則在青春期就有“少年白”;白發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白發是老化的象征嗎?如何預防與治療?相信這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唐風采織發補發專家表示,除了外在保養外,注意飲食及作息,隨時保持好心情、拒絕壓力,就可預防或延緩白發的發生。
頭發顏色是由黑色素所決定,黑色素從頭發根部的毛囊產生;發色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與生理狀態的改變而變化。老年人的頭發變灰、變白是一種生理現象,通常是黑色素細胞內生成黑色素的酵素,因老化而失去活性之故。非正常的毛囊老化引起的白頭發原因則包括飲食不均衡、 緊張、精神壓力大、過度吹風整燙而造成頭發的傷害、疾病如腸胃疾病、結核病、貧血及動脈粥樣硬化等。
中醫認為“發為血之余,腎之華在發”、“血盛則發潤、血衰則發衰”,說明了頭發與中醫的血、腎息息相關,過早出現白發,常因憂愁思慮,血熱內蘊,發失所養而成。
白發的預防
預防白發,最重要的是要消除誘發白發的客觀因素,如放松心情、勿過于勞累、保持樂觀情緒及充足的睡眠;同時應補充頭發所需營養素,多吃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如蛋類、肉類食品、牛奶、動物內臟等;由于生物素及泛酸也和頭發生長息息相關,也可多吃海鮮、海帶、堅果、芝麻等食物,有助于烏發潤發。
平時應注意養護頭發,減少風吹日曬、化學藥品的傷害,盡量減少燙發、染發,洗頭時以溫水沖洗,輔以指腹按摩頭皮,促進血液循環;梳頭可促進頭皮末稍神經的循環,幫助刺激頭、頸部的穴位,達到預防掉發、白發的作用。
白發的中醫治療
因疾病、藥物和遺傳導白發:疾病、藥物和遺傳也是致使頭發由黑變白的因素,腦垂體機能下降、甲狀腺機能亢進等內分泌紊亂,結核、傷寒、惡性貧血等消耗性病癥,植物神經功能障礙等,均是已發現的與頭發由黑變白有關的疾病。中醫師陳玫妃表示,以中醫治療白發可用固腎、補血的藥方。常用的方劑有濟生圣氣丸、七寶美髯丹、還少丹、歸脾湯等。若是年輕人,可能還夾雜著有濕熱的問題,則可用瀉白散、加味消遙散等。
如果是特定的疾病所造成的白發癥,應及早就醫。正確的診斷與治療潛在的疾病,才能改善白發的癥狀。坊間的一些偏方或民俗療法,最好有醫學的佐證,否則不要輕易相信或嘗試。